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旧栏目 > 学习园地 > 名师教程 > 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2010-12-06 09:33:19  作者:高星  来源:
我国物流业发展
(1)物流需求规模扩大与结构调整同步发展的趋势;
在一段时间内,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国内生产总值将随着国家一揽子经济计划的出台,继续保持在8%左右的增幅。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推动下,未来一段时间内,物流需求规模的扩张也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
同时,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两个“转变”和“转移”,既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国际上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这两个“转变”和“转移”,必将推动物流业需求结构、供应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品种结构以及技术和管理结构都进行重大的调整,并且这种结构调整的步伐将在市场推动下和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加速进行。
未来物流业结构调整将主要体现为:制造业物流需求将会加速释放,供应链一体化服务需求将会较快增长;具有规模实力或服务特色的供应主体,将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供应链的发展,上、下游企业的物流需求将会较快增长;农产品、食品、药品、化学危险品等关系民生和社会安定的物流领域将会备受关注;中西部地区及城乡一体化物流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符合客户需要,先进适用的物流管理技术将得到较快推广,将会有力推动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2)物流企业规模化与专业化同步发展的趋势;
在国内市场,逐步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格局将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步伐。我国物流市场需求层次多样化,既有传统物流的巨大需求,也有不断增长的现代物流业务的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传统物流仍将占据相当大的市场,然而随着业务需求的萎缩,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传统的运输、仓储等领域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这迫使企业一方面增强自身能力,成为集中度高、规模大、整合能力强的龙头物流企业,另一方面努力扩展服务领域。在国际化竞争中,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的物流市场正在成为国外企业关注的重点、投资的热点,国内物流网络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一部分。同时,随着全球化配置资源的推进和中国劳动力成本等方面优势的减弱,国外企业也会把产业转移的目标选择在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这种国际化竞争也将促使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将加快资源重组,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物流市场的细分将推动物流企业专业化步伐。各行业由于其物流的规模、结构和要求不同,对物流需求的速度、成本和服务也有很大差别。未来随着各行业制造、商贸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将会推动物流企业向专业领域渗透,加速与供应链上下游的联动,物流市场细分的步伐也将随之加速,物流企业的发展将应时而变。创新型业务、增值型服务和适合客户需要的特色服务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专业化物流的发展会更加深入。
(3)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渗透和联动发展的趋势
所谓物流业务外包(logistics business outsourcing),即制造企业为集中资源、节省管理费用,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运作。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细分将逐步深化,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上的优势,正在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所能提供的所有服务。应时之需,在刚刚出台的《物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作为振兴物流发展的九大工程之一,并提出了“组织实施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等较为具体的意见。可以看出,物流业务外包是大势所趋。
在未来的物流业务外包中,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渗透和联动发展将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在竞争的压力下,将有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认识到物流外包的重要性,主动将业务外包;另一方面,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的物流业务是自营还是外包,很多程度上取决于物流服务商能否提供合适的服务与价格。物流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市场分额,就要能够提供客户所需要的服务,而且能够帮助客户优化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因此制造企业要想获得理想的服务,物流企业要向提供制造企业提供的服务,都将主动加强双方之间的融合渗透和联动发展。
(4)物流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先发展的趋势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农村和民生的发展,回归“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建立健全农村市场服务体系,将促进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为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提供便捷通道;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将支持发展关系民生的食品、药品及危险化学品物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另外近年来出现的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等事件也暴露了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脆弱。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也将成为未来一个需要发展的方面。
(5)物流业集聚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随着各类政策限制和区域封锁的减弱,物流业集聚区逐步形成。一是通过对传统批发市场的提升改造,增加加工、配送、信息等物流服务功能,形成商贸业物流集聚区;二是随着工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物流运作模式转型及专业化物流发展,形成制造业物流集聚区;三是海港、空港、内河口岸及陆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交通枢纽物流集聚区;四是随着产业转移、城市圈发展,形成区域物流集聚区。物流产业集聚将极大地推进区域物流和城乡物流一体化进程。区域间物流通道和网络将加快发展,不同区域间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东部地区在物流网络相对完善的基础上将提升等级、质量和效率,中西部地区将加快增加物流网络规模以及提高承接东部地区物流服务转移的能力。
(6)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建设将更加理性
按照我国综合交通网规划,我国高速公路网建设将继续推进,《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规划的179个公路运输枢纽建设也将付诸行动。在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调整)》,铁路网建设目标也从10万公里增加到12万公里,并将建设“四纵四横”双层集装箱通道。下一阶段,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各地的逐步贯彻落实将成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双重推力,加快推进我国综合运输网的形成和完善。
同时,各个层面都将逐步认识到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将特别注意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配合,将特别注重处理好线路与节点、地区和部门以及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配套,注重现有物流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现象将逐步减少。
(7)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越来越好
近年来,国家对物流业发展的促进政策逐步升级,2009年3月份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更是标志着国家对物流业的重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后6月份,《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下发至各相关部委,要求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分工方案中的要求,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可以相信,随着《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分工方案的逐步落实及各地区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迅速升级,各地区、各部门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必将大量出台,物流业发展环境将越来越好。

 

安徽新华电脑学校专业职业规划师为你提供更多帮助【在线咨询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