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着颠覆常规的梦幻空间,
它将成为一座承载梦想的先锋建筑,
这座造型奇异的歌剧院,
出自一位伊拉克裔女建筑师之手。
她被称为建筑界的时尚女魔头,
她的设计常常因惊世骇俗而难以实现。
她是世界上唯一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的女建筑师!
2002年7月,一批来自国内外的先锋建筑师聚集到广州,参与广州歌剧院设计方案的角逐。经过甄选,最终一位伊拉克女人带来的“圆润双砾”方案幸运中标。此方案展示的广州歌剧院是由两个具有动感的异形体组成,隐喻珠江河畔流水冲来的两块巨石。它是反传统的建筑结构,建筑整体是倾斜扭曲的,分不出哪根是梁,哪根是柱。是什么吸引了这位在建筑界顶峰与男人们高谈阔论的女建筑师,为此次竞标而奔走?广州为何执意选择这样一个方案作为歌剧院的造型?她设计的这个形体由59个转角、101个面、158条棱线构成的歌剧院,能否建成?接受这样一座先锋建筑,中国的工程师们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哈迪德出生于伊拉克名门,这位衔着金钥匙诞生的富小姐拥有唾手可得的安逸生活。那时,她的父母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婴儿的呱呱坠地,标志着这个巴格达富商家庭一段曲折而又充满荣誉感的传奇的开始。
"我想成为这样的建筑师,让建筑和在城市里生活的人连接起来。"这是哈迪德的从小到大的梦想,"在美国,也有很多著名的女性建筑师,但他们通常都是夫妻档,在世界各地也有很多很优秀的女性建筑师,但对一个女人而言,只身独闯男性掌权的建筑界还是太难了。这里仍然是一个男人的世界。即使当女性获得了成就之后,人们又会大肆宣扬我们是怎么穿着,我们穿着什么样的鞋子,或者我们又看上了谁。"
不一样的巴格达女孩
在别的巴格达女孩正偎在外婆身边听<一千零一夜>故事的时候,哈迪德就开始对各种各样的建筑物感兴趣了。1959年之前,在信奉伊斯兰宗教的伊拉克社会,女性仍然依附男性生活。那时,巴格达男人可以随意纳妾和提出离婚,而女人们只能在家里照顾孩子。出生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女孩子们对未来的最大希望就是嫁一个好男人。
童年时代的哈迪德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11岁那年,她暗自立志要成为一名建筑师。那时,现代家庭法在伊拉克才刚刚被确立,很多巴格达女性虽然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工作的权利,却并没法在现实中取得相应的机会,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社会尊重,和与男人平等的对待。即使是在英美,建筑师至今仍然被称为"男人的行业"。"成为一名建筑师"——这件在别的巴格达少女心中是一件想也不敢想的事,却成为年少哈迪德的理想。11岁时,父亲的一位世交带自己的儿子来哈迪德家中拜访,这位长辈的儿子是一名出色的建筑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谈起这位世交之子时,总是带着羡慕和盛赞的表情,这对哈迪德影响很深。从那时开始,哈迪德就对"成为一名建筑师"特别感兴趣,就这样,她将这一理想在的心中累月积淀,精心蕴酿着有关建筑有宏伟蓝图。
哈迪德这种不肯安于现状的野心和固执,来自她的家庭。上天赐予扎哈一个无忧的童年,而父母的开明和他们对"教育可以使人独立"的坚定信念,让少年扎哈拥有了更多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和巴格达许多其他有钱人家的子女一样,哈迪德从小就被送到天主教学校读书。这使她成为伊斯兰教做主导的社会中的"异类"。扎哈的父亲则是一位政治家、经济学家、实业家。他不仅是伊拉克民族民主党的创始人之一,还曾经兼任伊拉克进步民主党派联盟的领袖。雄心勃勃的父亲让扎哈从小就对不平凡的人生产生了向往。
在巴格达和瑞士读完修道院学校后,扎哈又在贝鲁特美国大学取得数学学位。这样的学历,对于许多伊拉克年轻女性来说,已经非常优秀。但扎哈并不想停止。她并没有忘记自己少年时的理想。1972年,她考入伦敦建筑联盟学院。在这所著名的建筑学府里,她遇到了对她一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库哈斯当时正好在这所学校执教,是扎哈的导师。哈迪德当时的校友、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现任建筑系教授奈杰尔.科茨回忆说:"他们相互欣赏,有着对革命性现代主义共同的兴趣。当时的哈迪德和现在一样喜怒无常、脾气火爆。但那正是大家喜欢她的原因,也是她的作品中充满自信的原因。"
怀疑与突破
1979年之前,扎哈.哈迪德一直从事建筑理论和学术的研究。很多同行嘲笑她只会纸上谈兵。于是,不服气的她在从事研究的同时,为伦敦伊顿广场(Eaton Place)设计了一幢公寓。1982年,这栋公寓让她得到英国建筑设计的金质奖章。让所有曾经质疑她的男建筑师大跌眼镜。
扎哈的真正成名,源于1993年自己设计的德国莱茵河畔魏尔镇的一座消防站。这个设计显示了非凡的线条构想能力,而且角度奇特,因其充满幻想和超现实主义的风格而立即引起了整个建筑界的关注。这个消防站的每一个面墙都不垂直,且墙面都呈锐角相交,建筑的各个部分都有所倾斜,打破了人们所惯见的平衡概念。整个消防站的设计优雅、柔和,从空中俯瞰的角度奇特而富有张力。这一突破,来源于扎哈.哈迪德灵感和敢于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对这个世界强烈的塑造欲、征服欲的勇气。
1994年,哈迪德艰难地获得了英国威尔士卡的夫湾歌剧院方案的一等奖,但是,当地人的反对最终扼杀了哈迪德的方案,因为人们不相信一个口音浓重、深色皮肤的伦敦女人。哈迪德承认,卡的夫的挫败曾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在今年接受英国<卫报>专访时,哈迪德说:"对一个真正的建筑师来说,事物之间都是有关联的,我想接触每个人,而不只是那些教育或者文化精英,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惊喜和挑战,我希望人们都能够敞开自己去迎接未知的东西。"在与保守思维的对抗过程中,她的作品也一向在建筑界受人瞩目并颇受争议。她已经渐渐学会了不向那些难以理解自己理念的人做太多解释,就可以使自己的作品付诸建造的策略。当她的方案不断成为了现实,哈迪德的设计也渐渐地不断突破"怀疑",并最终得到荣誉。
解构大师哈迪德
现在,哈迪德的作品遍布全球,德国斯特拉斯堡电车站、丹麦哥本哈根艺术博物馆、美国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等都是她的作品,她还主持了伊斯坦布尔和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哈迪德的设计以大胆的造型出名,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这主要是源于她独特的创作方式——喜欢运用曲线,她曾说过,"没有曲线就没有未来"。在她的眼睛里,数学和科技提供了非常严格和周密的方法论,而她的背景提供给我这样的视野也使得她钟情于这样的几何学。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在建筑方面都在发生巨大的科技进步,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复杂的几何学建筑能够得以设计和构建。
2004年,扎哈获得建筑界的最高奖"普立兹克"建筑奖。她成为该奖项创立25年以来的第一位获得大奖的女性,而且还是最年轻的获奖者。这个来自伊拉克的英国女人终于在男性掌握话语权的建筑世界里站住了脚。当年的普立兹克评委艾达.赫克斯特布尔说:"哈迪德改变了人们对空间的看法和感受。"
2003年,哈迪德的广州歌剧院设计方案被采纳,而她的另一个设计作品——北京SOHO城的物流港也已经开始在北京动工。扎哈.哈迪德的广州歌剧院设计方案名为"冷峻双砾"。2005年1月18日,这个歌剧院破土动工,它是继北京国家大剧院和上海歌剧院后,中国的第三大歌剧院。广州歌剧院外形整体看上去就像江边的两块石头,具有强烈的后现代特征。其灰黑的色调构成"自然、粗野"的原始造型,具有很强的质感,与周边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形象构成显著对比。而歌剧院外部地形设计成跌宕起伏的"沙漠"形状,顺着高低不平的小路步入"峡谷"之中,再经室内合成光影的照射,让人们感受奇特的艺术氛围。
近年来,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伊利诺斯大学和芝加哥建筑学院,同时还担任汉堡艺术大学、俄亥俄建筑学院、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等院校的客座教授。此外,她被授予美国艺术文字学会荣誉会员、美国建筑学院特别会员以及2002大英帝国司令勋章爵士等称号。
曾经有人问哈迪德,什么是成功的秘诀。她一字一顿,认真地回答:"努力,努力,还是努力。"
安徽新华电脑学校专业职业规划师为你提供更多帮助【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