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近年来一直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然而,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结论竟大相径庭。应该承认,在人数巨大的青少年网迷中,存在心理疾病的只是个别人。那么,青少年喜欢上网是“网络上瘾”还是“高度热衷网络”?面对社会普遍的恐慌与焦虑,我们该不该换一种积极的视角去观察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有没有可能找出不同的诠释?
为此,本刊特发表两篇视角不同的文章,意在对青少年上网问题作出更积极、更客观的探讨,更试图将孩子们“沉迷的危机”转化为向上的动力。
沉迷的危机能否转化为向上动力
-浙江教育学院 陈伟伟
从1995 年Goldberg 提出“网络成瘾”(IAD)一词以来,关于网络成瘾的研究、诊断标准以及解决对策就层出不穷。大多数研究者往往从负面与病理角度加以讨论,而笔者想探讨的是,对“青少年热衷上网”也应有其一定意义上的正面价值的解读。
“青少年网络成瘾”如何变成问题
看似客观中立的语言其实往往有着明确的倾向。一个隐含着“因为高度使用而影响生活”意思的现象,用“废寝忘食、孜孜不倦”来称呼,就比用“沉迷、上瘾”来得正向许多,因此,有时重要的不一定是现象本身,而是我们选择什么视角来定义现象,由此决定了现象在社会中的意义。
“社会赞许与不赞许”是我们看待青少年行为最常选择的视角。对于不赞许的行为,就容易进行负面描述。因此不听话就成了叛逆(而不叫有自主性),不爱学习就成了不用功及偷懒(而不叫非学业性向较高),自然,喜欢上网也就成了网络上瘾(而不叫高度热衷网络)。
人们对青少年的评价总是围绕着“好与坏”的二元对立判断,每一个负面典型都对应着一个“理想与正常形象”,使得无法落入其中的青少年被贴上“坏”的标签。同时,在主导青少年的发言权上,则往往是由“成人与专家”担任合法发言者,由他们“剥夺”了青少年定义自己的权利。这一方面使得整个社会对于青少年的形象描述因为成人独占发言权而有了一致性的价值观(自然也因为缺乏对立观点而丧失了集体反省的机会);另一方面却使青少年的声音从此隐匿于光亮之下。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社会脉络分析
网络成瘾基本上是一种基于社会现象的症状,与其所生成的社会有着密切关系。那么,在“青少年”及“网络成瘾”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社会脉络呢?
★“青少年上网=问题”的悖论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我国从政府到民间的共同努力目标;使用网络也已成为全民共同参与的日常行为。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将青少年上网视为洪水猛兽?难道是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自控力而导致上网过度?
美国(1997年)与加拿大(2001年)的调查发现,青少年上网时间与人数都远远少于成人。我国CNNIC调查(2007年)也证实,网络使用人口最高的是占66.3%的20~35岁成年人,18岁以下青少年仅占17.2%。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去更多地关注成人的网络问题,却一定要指责青少年上网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社会集体意识?
★“青少年上网=问题”刻板印象的形成模式分析
正如Hebdige(1988年)所说,只有当青少年被视为一个“问题”时,青少年才会存在。大众媒体、专家学者与研究报告共同塑造了人们对“青少年就是问题”的刻板印象。这些负面刻板印象,既阻碍了人们合理看待青少年的机会,甚至也影响了青少年的自我概念。
“青少年=问题”的处境正是如此。首先,青少年因为年龄与相似生活方式(考试、学校)而被简化为单一族群;紧接着媒体常以醒目新奇的名称(新新人类)与口号(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凸显青少年的某些特质并吸引社会注意;同时有关部门配合媒体将飙车、嗑药、婚前性行为等足以引起大众道德崩解焦虑的行动与“青少年”连结,变成“青少年飙车、青少年嗑药、青少年尝禁果”;然后专家学者提出各种问题与对策,配合媒体宣传正常与不正常青少年的对比,建立出“正常=社会价值=好”和“不正常=违反社会价值=坏”的概念连结,再由此推衍出“因为青少年=创新=容易违反社会价值=问题,故青少年=问题”的集体印象;而当大众站在“帮助青少年”的立场时,也正式确认“既有社会价值是对而青少年是错”的二元关系,并因此解除了大众对道德崩解的焦虑。最后,由于青少年缺乏自我叙说的空间,使“青少年”的解释权完全被专家学者以及媒体报道所单向垄断。
至此,“青少年=问题”成功地安抚了大众的道德崩解焦虑,保住了专家、媒体的发言权,而青少年的自我叙说与发声机会也就此被“扼杀”了。
同样的,上网的人被简化为网络一族,网络的新奇引发媒体报道与大众焦虑,网络色情、犯罪、黑客等偏差行为被大量报道,学者专家提出网络成瘾是逃避人际孤立的专业负面论述等,都帮助大众更加系统化地建立“上网=有问题”的集体印象。当“青少年=问题”再加上“上网=有问题”,则“青少年上网”还能不引起大众的恐慌与焦虑?只是,真的必须如此吗?有没有可能找出不同的诠释?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不同诠释
★上网,是青少年的自救之道吗?
逃避社会常常被人们认为是青少年上网的重要心态,但是在批评青少年为了逃避而上网时,却似乎忘了讨论,为什么青少年容易选择逃避而不选择正面解决?
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的匿名性、丰富性与新奇性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不谋而合。青少年通过网络既有人际互动又能自得其乐;游戏虽然暴力,但不会有人真正受伤;聊天可以自由且低代价地角色扮演,暂时摆脱社会大众的负面印象;网络还可以提供书本不教、考试没用却足以扩展视野心胸的各种讯息。
但是,用功、认真与努力而不是追求快乐,才是社会对“正常”青少年的定义,因而追求快乐的青少年就必须背上不正常、有问题的压力了。“网络成瘾”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最好的标签。
★社会偏见是青少年上网被异化的关键
上网是青少年最安全也最能掌控的环境,却是父母成人最不能掌控孩子的地方。网络的新奇性,往往超出普通成人所能所愿理解的程度;事先对青少年在网络上接触的信息及他人进行筛选也不现实;而上网的费用不高也使成人难以通过控制零用钱限制孩子,因此“青少年上网”将使成年人面临有史以来掌控孩子的最无力也最失控的心理焦虑。
就算大部分青少年上网吧是从事正当活动,与色情及赌博有关的比例很低,但若配合成年人对掌握青少年失控的焦虑,仍然足以挑起成人以“担忧青少年”为名的失控焦虑。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面对来自网络性行为邀约时,高达69%的成人不知道该向谁说;而青少年则为76%,并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成人不仅担心对青少年失控,自己本身无能处理,似乎才是担心失控的重要原因。
★青少年上网与“成人-青少年权威关系”的解构
青少年与网络不仅让成人失控,也成为解构成人与孩子权威关系的重要因素。首先,当青少年有了网络,年龄、学历不再是成人领导地位的保证;其次,当青少年有了网络,成人也将失去作为信息唯一提供者的优势;第三,当青少年有了网络,青少年将形成成人难以掌控的群体亚文化,也间接加深了青少年亚文化与成人世界的隔阂;第四,网络中以文字为主的互动形态,却使得人们必须以自身的谈吐、思想及表达能力示人,反而得以逃脱现实世界常用的以貌取人或以身份、地位、成绩取人的虚假面貌。
应该看到,现实世界的人情世故及依身份地位成绩看人的人际模式,正是青少年特别难以适应成人生活的重要之处,如果成人继续默许现实世界的虚伪互动,甚至以熟习人情世故作为赞赏青少年“懂事、会做人”的理由,将更加驱使青少年为避开此一虚伪处境而进入网络。
治网瘾:谁是真正的大夫?
-北京读者 萧雨年
新疆的安治帮和四川的张非都曾轻松考入北大、清华。但是,入学后便沉迷于网络,荒废了学业,被校方开除。然而,来年再次参加高考,他俩竟又被北大、清华录取。不幸的是,“考霸”再犯网瘾,因此再度被校方开除。获取北大、清华的录取通知书,可能是世界上最考验智力的难事,可是,“考霸”得之却如同探囊取物,显然是智力过人。然而,网瘾却把他俩拖入人生的败局。这就迫使我们要问一问:为什么网瘾有如此大的魔力?
互联网实在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奇幻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没有生命的虚幻,但是,里面的幻影却有着非常强烈的生命征兆。互联网空无一人,但是,你却能在其中与成千上万的人同时聊天;互联网空无一室,但是,你却能随意走进不计其数的虚拟讨论室,参与最离经叛道的讨论,而且不必担心别人对你从此怀有偏见;互联网空无一物,但是,你却能随意挑选自己中意的竞技场——你可以走上战场,成为梦想中的将军,指挥千军万马与敌人搏杀,赢得战争胜利的勋章;你也可以跳进赛场,驾驭着最强悍赛车,赢得冠军的奖牌;你甚至可以潜入赌场,摆弄着令人垂涎欲滴的虚拟金币,去赢得拥有巨大财富的感受。当然,最不可思议的是,互联网以几乎免费的方式向用户们提供了这些满足。
那么,这些满足的本质是什么?它们是脱离物质基础的虚幻满足,是模拟出来的感观享受。但是,对有网瘾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并不关心这些满足的真假、虚实;他们要的就是眼前虚幻的满足。
为什么这些涉足社会不深的孩子们会以如此“放肆”的方式去追求虚幻的感观满足?是他们有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吗?
笔者不否认,在人数巨大的青少年网迷中,的确有个别人存在心理疾病。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事实——大多数孩子们的行为,往往是成年人行为的一种反映。
我们成年人追求满足,是有原则可依的。比如说,一切为了利益最大化。在这个原则驱使下,我们不择手段地攫取利润,却看不清适度的利益与过度的利益之间的区别。再比如说,一定要先把“饼”做大。在这个口号的呼唤下,我们几乎忘记了事物发展到极点必然走向衰落的客观规律,一哄而起去追求更盛大的结局。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其共同之处就是:我们把本来充满理智和道德的活动,转化为低级的欲望满足——就如同饿了吃饭、渴了喝水一样的简单生理反射。于是,当我们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时,只问考试分数的高低,避而不谈学习的真谛;这就使得孩子们感到,互联网游戏的分数比考试分数更有趣。当我们关心孩子们的前途时,只强调赚钱的多少,忘记了孩子们明天的快乐就像天空一样广阔无垠,难以用钱的多少来衡量;这就使得孩子们感到,互联网里的快乐比现实世界里的快乐更有吸引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成人世界的非理性,传染了孩子们,让他们堕入网瘾而不能自拔。
出路何在呢?有人认为严管是关键,于是,就加大对青少年上网的监管力度。但事实上,八部委联合推出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还没有执行几天,孩子们就找到了“钻空子”的窍门。
大哲学家柏拉图曾形象地把人类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欲望、理智、精神。其中,理智能指导行动去满足欲望,但是,只有在精神的统领下,理智才能采取最佳的行动,去满足合理的欲望。有网瘾的青少年,凭借自己的理智,巧妙地从互联网里获得现实世界里没有的满足,这说明他们不缺理智。他们真正缺少的是精神——那种统领着他们的欲望和理智,走上完美人生道路的精神。更有趣的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是成年人似乎对此也知之甚少。所以,就让我们和青少年一起去补上“人生精神”这一课吧!
安徽新华电脑学校专业职业规划师为你提供更多帮助【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