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电信运营市场剧烈动荡,大局未定,此时出马总要比“袖手旁观”实惠得多——一旦大局定了,从别人嘴里抢江山不但可能性要小,支付的价格更要高得多
手头紧攥1034亿元人民币(126亿美元)的时候,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丝毫不隐藏他对海外并购的热情。
“我们‘走出去’的政策没有改变。我们仍在海外寻找提升业绩的机会。”近期,这位中国移动掌门人的铿锵表态被传媒界和投资家们多次直接引用。
尽管此前不久,中国移动已因此多次受挫,而这也直接招致了外界对公司海外开拓能力的质疑。某境外媒体就撰文称:“该公司应该放弃‘走出去’政策,而固守国内市场。”
2005年,中国移动参与竞购巴基斯坦电信部分股权,但因出价太低,被半路杀出的阿联酋电信横刀夺爱;上个月,作为呼声最高的争夺者,中国移动又突然从对国际移动运营商Millicom的竞购案中中场退出——王建宙曾希望以Millicom为跳板,向新兴市场拓展公司业务。而此间,中国移动竞购某些国际运营商的“绯闻”更是频频生出,比如出手乌兹别克电信、印度运营商RTL,以及也门第三张GSM牌照等,但最终都未见出手,更难见得手。
中国移动到底要不要“走出去”?以笔者之见,如果早晚要“走出去”的话,这个时候“大出手”,总比继续迟疑和谨慎要来得“实际”和合理。
走出去的“智慧”
王建宙从来都是一个具备足够政治眼光、战略眼光的智者。现在,对海外并购的急切姿态,同样显示了他这两方面的智慧和魄力。
从政策环境来看,“入世”后,我国一直号召战略性国有企业“走出去”,信息产业部更是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对国内运营商、设备商的海外业务拓展进行部署和动员。
从市场环境来看,中国移动走出去也有其客观的产业环境基础。目前,全球电信市场处于一个高度兴奋的整合期。
传统的长途、语音等业务大范围缩水;移动电话、VoIP网络电话,甚至IM即时通讯工具对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挑战;被寄予厚望的数据业务发展乏力;欧洲
也就是说,目前全球电信运营市场剧烈动荡,大局未定,此时出马总要比“袖手旁观”实惠得多——一旦大局定了,从别人嘴里抢江山不但可能性要小,支付的价格更要高得多。
有利于持续发展
WTO环境下,国内运营商早晚要发展国际型客户、面临国际化竞争——在国外市场,甚至就在国内市场。因此,国际业务的拓展将成为中国移动的必修课。
当然,由于国外电信运营市场相对成熟、运营商竞争力更强、中国移动海外业务拓展经验不足等因素,如上所述,过程中免不了要磕磕碰碰,交点“学费”,而这显然构不成对行为的否定。譬如联想、华为。
前者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算是大成,公司在美国市场的业务拓展照样遭遇了连番不测。事件稍微平息后,眼下联想的国际化动作明显更加沉稳。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华为就在国外市场布阵,开始国际化探索。遭遇营销盲点、技术怀疑、知识产权纠纷等挫折之后,到前几年才说得上走上正途。目前,海外业务则已开始突飞猛进,眼看便要赶超国内业务收益。
中国移动要想完成向国际化运营商的蜕变,类似的阵痛可能避免不了,也当有必要。
从中国移动的现状来说,正处于最佳扩张状态。
现金流充足不说,目前,中国移动在国内电信运营市场一股独大,占了整个江山的43%,且其主营的
而一旦
谨防顾此失彼
外拓的现实基础是长无内忧。对王建宙而言,国内市场根据地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仍旧是主要矛盾,也是基础。对海外业务的开发,要避免影响到国内业务的充分挖掘。
一方面,中国移动国内业务潜力空间还很大。
比如,数据业务。尽管目前公司该块业务占比已经超过20%,但仍面临业务单一、增长乏力等问题,而在语音业务收入增长放缓的整体趋势下,数据业务是公司的主要突破点。
再比如农村市场。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新增2578万用户,其中,半数以上来自农村地区。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移动电话普及率约为11.5%——中西部地区为22%,东部省份普及率则为48%,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
对这一块市场,中央政府和信息产业部同样提出了高调的政策引导,希望通过运营商的介入,推进我国信息化进程。
另一方面,
这些,都需要王建宙好好权衡,以保障其海外战略的安全、顺利推进。
安徽新华电脑学校专业职业规划师为你提供更多帮助【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