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内资讯 > 网上出现洗底新行当引发争议

网上出现洗底新行当引发争议
2006-08-10 08:34:23  作者:飘红摘录  来源:

    “专职网上帮您洗底,所谓‘洗底’,即擦去个人因种种原因在网络上被公之于众但又不想公开的信息。只要支付2000元,就可以替客户直接删除或者用假信息掩盖真信息。大连市总部联系电话: 0411-8784××××……”此帖一段时间来在辽宁的某些论坛上频频出现,而诸如此类的以“洗底”谋生的广告帖子在网络上有愈演愈烈之势。

 

网上“洗底”引发争议

 

  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社会,大凡有市场需求,人们总是想方设法予以供应。网上“洗底”的出现从一个侧面也表明当前个人隐私信息在网上被泄漏现象泛滥成灾,当事人往往是深受其扰。求助于“洗底”当属无奈之举。日前,北京一家媒体就有关网络“洗底”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半数参与调查的人表示曾在网上搜索出自己的个人资料(电子邮箱地址、电话、工作单位等)

  在福州某软件公司任职的先生告诉记者,当前社会正处于多元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隐私信息的态度其实也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最近可锐职业顾问的一项调查就显示,近七成白领经常性在网上自曝隐私,隐私包括生活、工作、观念等各种方面,而有近半数的人坦言如此自曝隐私是为了“引起关注”。比如写博客,无非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感想、心情和一些风花雪月的事情搬到博客上,让更多的人知晓自己的“隐私”。而所谓网络“洗底”其实也不是新鲜事物,不过原先只是针对企业等有特殊需求的高级用户。往往只要通过和网站联系协商,就能基本删除有关信息。而今随着搜索引擎的发展,隐私信息恶意散播现象日益严重和复杂。在去年,六百位明星的电话在网上被集体公开,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可以说,网上“洗底”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这在国外也有的类似的行当,并非中国的独有现象。

  一位互联网专家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认为,第一种“洗底”办法是和网站协商解决。即使在普通的论坛,删除资料也需要某种权限,要删除这些信息就必须取得管理人员的同意,但由于后者为了更高的点击率,常常不能奏效。第二种办法是利用搜索引擎大量投放虚假个人信息,增加搜索难度,以达到隐藏真实信息的目的。

 

“洗底”是否合法?

 

  那么,“洗底”究竟是不是纯属个人行为?网上“洗底”行当究竟是否合法?福州一律师事务所的林律师对此持慎重的态度。他说,根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因此,花钱让网络公司帮忙“洗底”也可能涉嫌违法。他建议,网友一旦发现自己的隐私信息被公布在网上,应先及时和网站联系,不能协商解决的可以向公安部门求助,不可轻易求助于网络“洗底”。对此,也有人认为,“洗底”行为属于个人行为,删除的都是个人信息,与修改和删除公用信息是两码事。还有一些人认为,“事后诸葛不如事前预防”,以当前通用的杀毒软件而论,基本上能阻止所有的黑客软件了,想凭借黑客技术侵入目标网站并不容易。

  对于网络洗底的争议,一时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显然,每个人都应当拥有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网上“洗底”的人通过技术手段在网上修改或删除个人信息究竟属于怎样的违规行为,其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仍然有待法律界乃至整个社会对此作出正确的判断。


安徽新华电脑学校专业职业规划师为你提供更多帮助【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