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普兰店市高考理科状元身份走进北京大学的武小锋,毕业后却因找不到工作,每天务农在家串糖葫芦卖。这个类似于当年卖猪肉的北大中文系才子陆步轩的悲剧再一次在人们面前上演并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前有北大才子街头操刀卖肉,今有北大毕业生在家穿糖葫芦,类似的新闻之所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只是因为他们曾经的光环,而是该主题再次深刻考问了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大力发展教育,努力培养人才,合理利用人才,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大学生就业从形式上、方式上和观念上都发生了根本转变。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合理利用人才成了近年来社各界广泛讨论的焦点。
本新闻事件有以下几点要素:武小锋出身于贫困的农村、曾是高考理科状元并被北京大学录取、毕业后在北京联系工作数月未果、不能承受心理压力而回家串糖葫芦、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等等。但这说明了现代大学毕业生在面对就业时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薄弱和对就业观念转变的不足,同时,学校没有符合实际的择业教育,没有挫折教育,没有为人处世的教育,学校的里的那些“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几十年如一日,又和现实脱节,这种教育只能培养出高学历低实用性的“人才”。
中国应试教育为通过“独木桥”的学子戴上了绚丽的光环,和那些“天之骄子”比起来,近年来,在自考、成考、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为什么在就业形势上反而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你说这是现实竞争的残酷也罢,说是片面注重学历形成的就业观念造成的也罢,说是大学生的自立生存能力欠缺也罢,说是就业思想与现实的脱节也罢,总之说归说,反思是必要的,反思之后要有行动——那就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仍需努力!
无独有偶,笔者近日在安徽某媒体看到一则消息令人鼓舞:新华教育集团所属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于去年底组织的两支毕业生就业回访队伍分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为期10天的就业回访,看望了工作在这里的新华毕业生,并与用人单位领导和毕业生们进行了座谈。回访的行业涉及数码影像、电脑教育、网络科技、装饰设计、电子商务等。据了解,该院在18年的电脑职业教育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之路。从贯穿全程的就业观指导、就业心理辅导、覆盖全国的就业指导网络、30000家协议用人单位,到去年成功实施的“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及每年一度的超大型人才交流会,不但为该校培养的学子成功就业铺平了道路,也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带进了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确实采取有效措施,把符合市场经济的就业指导教育同社会劳动力就业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思路,笔者认为值得借鉴。
安徽新华电脑学校专业职业规划师为你提供更多帮助【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