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就业资讯 > 就业新闻 > 职业教育:从“能就业”到“就好业”

职业教育:从“能就业”到“就好业”
2018-03-06 15:37:17  作者:创就业指导中心  来源:光明日报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职业院校共开设近千个专业、近10万个专业点。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
 

          新形势下,当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期待从“能就业”向“就好业”转变时,高质量的职教就业该如何打造?

   发展环境优化 就业质量存忧

  每年毕业季,职业院校的高就业率总是让人振奋。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郑亚莉代表告诉记者。“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郑亚莉代表告诉记者,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为千万职教生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但在高就业率的背后,与之并不匹配的就业质量也一直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有些专业,职业教育存在专业匹配度较低、薪酬收入及社保待遇较低、毕业生工作与就业期待吻合度不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低、毕业生离职率相对较高等情况。”郑亚莉代表说。

  调整专业设置 纠正观念误区

  郑亚莉代表认为,出现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的职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对较低;二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培养的人才与地方、行业发展不相适应;三是职业院校之间发展不平衡,优质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普通职业院校高;四是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盲目追求高起薪,不愿到偏远地方、农村就业。”

    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胡卫委员也认为,问题的症结出在办学方与劳动力市场的脱节上:“院校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当地产业经济发展不够了解,而用人单位对院校人才培养参与度不够,未能在专业设置、课程配套方面起到足够作用。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从而导致就业质量偏低。”

  加强内涵建设 实现创新发展

  从高就业率到高就业质量,职业教育该如何发力?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对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方式、促进措施、监督检查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校企合作提供多方面支持。

  “高质量的职教就业,核心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郑亚莉代表认为,在优化外部环境的同时,职业教育也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创新发展,“要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推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协同,强化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合力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

  胡卫委员则建议,还要在抓好职业教育的用人端上下功夫:“建议建立国家及地市级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定期发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特别是紧缺专业岗位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引导职业院校及时设置、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完善行业指导机制,发挥行业组织对本领域职业教育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作用,收集、发布国内外行业发展信息,开展新技术和新产品鉴定与推广,引导职业教育贴近行业、企业实际需要。”


安徽新华电脑学校专业职业规划师为你提供更多帮助【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