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山大学投档线超出预估线10多分,使得一批“线下”高分生、如620分的考生与中大擦肩而过。一些考生和家长抱怨:学校的志愿填报指导“误导”了考生。
这个新闻一出来,开始让人觉得可笑:人家不过“随口呃”,你们就当“秘籍”,怪得了谁呢?后来慢慢变成同情、难过。现在上个大学并不难,据说普遍的城市录取率都在60%以上,但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比过去难上十倍?填报志愿这个环节,本来只是作为录取参考,什么时候会成了决定成败的关键一环?
众所周知,填报志愿是一门技术活。要充分了解学校、专业、录取规模、报考人数,推算出可能准确的分数线位置,再衡量自身的情况,看准了,“买定离手”,接下来就由不得你了。各分数线的最后划分是计算出来的,相当精确。两者有差异是很正常的,当中确有运气的成分在。因此,我个人觉得,这出闹剧一方面暴露出社会对高考(论坛)过于敏感、紧张,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现行招考制度的畸形、不合时宜,缺乏弹性。说高考缺乏弹性,首先在于录取制度的设置过于僵硬。志愿填报,变成一次性的押宝;而分数线,往往意味着“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都没有给那些特长学生、偏科学生、考试一时失利的学生留下回旋空间,更没有给广大考生二次选择的余地。高考制度的设置也没有给考生与学校的选择互动留下空间。大部分学校只能通过档案和分数了解考生,而考生填报志愿更接近赌博,容易把宝押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上。大家都紧张,承受力格外脆弱。
在这个角度,更好的方式是把选择的权力交还给学校和学生双方。要招什么样的学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交给学校自己取舍;读什么样的学校和专业,也由学生自己去主动争取、决定。只要这个过程足够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相信选择双方理当能接受自己选择的结果,并且承担责任。比起招考办夹在中间形成的三方尴尬局面,双向选择能促使学校与考生,以及社会等多方面都尽快地成熟起来,成长起来。
安徽新华电脑学校专业职业规划师为你提供更多帮助【在线咨询】
学校的志愿填报“误导”了考生 皆因录取太僵硬
2010-05-07 23:39:19 作者:通讯社 吴同远 来源:齐鲁网
上一篇:高考中如何用政治知识考量“上海世博会”?
下一篇:专家建议:应谨慎对待高考平行志愿